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对水利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利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呼唤着新的水理论、新的水文化。这些新的理论和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治水兴水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牢固树立民生水利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要求迫切的水利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利事业焕发勃勃生机)治水新思路的提出和实践,既是我国水利建设实践的创新,也是中国水文化的创新。
1、治水新思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八大的历史性贡献。2012年11月25日陈雷部长在水利部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班上的讲话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推动水利科学发展上取得更大成效。
近年来,水利部党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治水兴水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总结我国人民长期治水经验和深刻分析宏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代的治水新思路,即:“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表明,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思路是符合国情水情、利国惠民的兴水之路,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推进水利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内涵,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水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科学治水依法管水,更加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为经济建设打下更为坚实的水利基础,为人民群众带来更为丰厚的水利实惠,为子孙后代留下更为秀美的河流山川。有效的满足人民群众对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等改善生活方面的更高期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涉水合法权益。
2、治水新思路的灵魂是观念的创新
水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以水为载体,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观念形态的水文化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主要包括与水关系密切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业精神"行为准则“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组织形成”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媒体传播“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等,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并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治水新思路要求“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这里的“转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前从传统水利的思想观念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从局部水生态治理向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转变,从把水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之物转变为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从人与水抗争转变为人与水共存;从以防洪"灌溉为主要目标的水资源开发转变为多目标,多功能水资源的开发“配置”节约和保护;从单一的工程管理转变为对流域内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和生产方式的管理;从以大规模水利建设开发为主转变为依法管理和现代管理为主的综合治理;从不重视水环境、水生态转变为重视人水和谐共处;从以防治水对人的危害为主转变为关注人对水的伤害)这些观念的转变,是思想、是文化、是灵魂的转变和创新,从而引领着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
3.治水新思路的关键是培育人
任何好的思路都要靠人来实践,水文化的功能和目标就是培育、教化和塑造为实现水利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这是实践治水新思路的关键所在。现在水利比传统水利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不仅包括工程水利,还包括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人文水利等;不仅要求以最新最高的科技推进水利事业发展,而且要求所建的水工程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人文色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切都为水利职工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为此,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教育,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通过对现有职工进行继续教育,提高水利职工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等综合素质,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目前全国水利系统大专以上人员约占整个队伍的40%(基层还要低一些),本科的人员比例约占15%,低于全国其它行业19%的平均水平。在人员结构上,80%是学自然学科的,人文学科的人才少,结构不尽合理。这种情况远远不能适应建设水利现代化的需要,为此,要千方百计提高现有人才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掌握现代化技术、会建设、懂经营、善管理的水利现代化人才队伍。这些正是水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断创新,提高水文化品位又是现代化水利的核心内容之一。特别使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全国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把现代化水利建设与水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先进典型,如四川省的都江堰、浙江省的绍兴市、江苏省的泰州市、山东省的泰安市以及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江苏等省市。可以说,凡是有现代化水工程建设的地方,都在研究如何提高水工程的水文化品位。
4.治水新思路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水文化的整体观
“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治水新思路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不构成威胁和危害,是一种保持人类社会持久地发展至无限未来的态势)可持续发展水利,就是把水资源开发纳入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纳入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不仅造福当代,更要惠泽后世,为未来人提供更加洁净"充沛的水资源。让水循环回归自然,使水资源环境符合生态发展的要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相处,实现“天人合一”。
可持续发展水利是对我国几千年治水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折射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脚印。大禹以疏导的方法根治水患,兴修水利,不仅为古人根治水患指明了原则和方法,更为后世塑造了一种治水精神和治水文化,也正因为如此,大禹治水能流芳百世。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完善了成都平原的河流水系,改善了人居环境,而且改变了成都地理位置上的劣势,使长期苦于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一下成为我国西南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中心,成为世人瞩目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将中国古代灿烂文明深深烙在了工程的每块石头和都江堰周围每棵参天古树的年轮上。2600多年来,工程的效益不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水利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光辉典范。在这厚重的历史中,水文化的发展与治水理论的完善相依相伴,相辅相承,成为水文化发展进步的缩影。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今天,水文化建设要立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观念、制度、行为、工程建筑、环境等全方位发展,树立人与水的协调共生意识。
5.治水新思路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水文化的本质特征
以可持续发展水利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作的奋斗目标,也是水利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治水新思路把可持续发展水利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了,这正是水文化本质特征的体现)研究水文化,就是研究水与经济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这种密切的联系中认识水和水利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由此可见,治水新思路是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下提出的。根据这一新思路,我国水利事业正在认真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方针,实现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项事业的旗帜和灵魂。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只有物质产品,没有精神产品,没有自己行业的文化,没有自己行业的思想"精神"理论和哲学,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完整的行业,就不可能立足社会,更谈不上发展了。水利事业是历史悠久而前途远大的伟大事业,它有自己悠久灿烂"博大精深的水文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国际上,面对经济走向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各国政府都强调要保持文化的本土化。在国内,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行各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都在努力提高本行业科学技术文化水平,采取文化制胜的战略促进本行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水利行业提出新的治水思路作为本行业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大力发展这种先进的水文化,必将很好地发挥引导"凝聚和动力的作用,推动水利事业早日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陈雷部长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讲话中指出:“水文化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实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把水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水利改革发展全局出发谋划水文化发展战略,把水文化建设与水利建设结合起来,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积极培育和发展机关文化、行业文化等结合起来,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水文化建设,以水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水利工作也在不断调整思路,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类的发展不会停止,水利实践也无止境,水利工作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壮大其内涵更加丰富,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可以预见,作为反映水利事业发展、展示水利工程品位与形象、顺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水文化也必将在实践新的治水思路过程中迎来发展的春天。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努力工作,进一步兴起水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水文化,让长青的水文化理论之树,在推进我国水利事业改革发展中开出姹紫嫣红的鲜花,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摘自:中国水文化网